来自SeafoodNews消息,国际珊瑚礁倡议组织(International Coral Reef Initiative)宣布,全球珊瑚有害白化现象日益严重,已有84%的海洋珊瑚礁受到波及。
国际珊瑚礁倡议组织由100多个国家的政府、非政府组织及其他机构组成。
该组织表示,这是自1998年以来的第四次全球性珊瑚白化事件,其严重程度现已超过2014-2017年期间发生的白化事件,当时约三分之二的珊瑚礁受到白化影响。
有研究表示,珊瑚白化事件始于2023年海洋变暖危机,目前尚不明朗何时结束。
去年是有记录以来地球最热的一年,而其中大部分热量都进入了海洋。
远离两极的海洋平均年表层海水温度达到了创纪录的20.87摄氏度,这对珊瑚而言是致命的。
珊瑚礁被称为“海洋热带雨林”,因为它们支撑着极高的生物多样性,大约25%的海洋物种都栖息在珊瑚礁内、珊瑚礁上以及珊瑚礁周边区域。
珊瑚鲜艳的色彩来自栖息在其体内的彩色藻类,这些藻类也是珊瑚的食物来源。
长时间的高温会使藻类释放有毒化合物,珊瑚会将它们排出体外,之后,珊瑚只剩下惨白的骨骼,其生存能力被削弱,死亡风险大幅增加。
各方正在努力保护和修复珊瑚,一家荷兰实验室利用珊瑚碎片(包括一些取自塞舌尔群岛近海的珊瑚碎片)在动物园中进行繁育,以便有朝一日在必要时能用这些珊瑚重新填充野生珊瑚礁。
美国佛罗里达州近海也有其他项目在开展,致力于拯救因高温而濒危的珊瑚,在将其恢复健康后再放归海洋,但科学家表示,减少导致地球变暖的温室气体排放(如二氧化碳和甲烷)至关重要。